作者:林政賢醫師
出處:本網站
最後更新:2018/8/16
十歲的游小弟(化名),由媽媽帶來看診。原來,游小弟的左腳底,長了病毒疣,如下圖。
由於只有一顆,我選擇以液態氮冷凍療法來治療。治療後,我依慣例給予衛教:
「病毒疣的治療,不一定一次就好,有時需要很多次。所以,大概一至兩個星期後再回診治療就好了。另外,病毒疣很容易傳染,特別是在同學或家人之間,常常互相傳來傳去的,要趕快治療好。」
「對啊,我看他應該就是被他爸爸傳染的。他爸爸之前有給你治療,治療了好久,一直沒好。本來放棄了,但隔了半年後,最後竟然就自己好起來了。」 「
咦?爸爸是什麼名字呢?」我有點好奇。
「他爸爸就是游宏名 (化名) 啊!醫生你記不記得,你用了很多種治療方式,還幫他打了一種疫苗,結果仍然沒什麼效?」游太太嘗試勾起我的回憶。
「啊!我想起來了,我對他的印象很深刻。我們那時候治療了很久,可是都沒什麼起色。」由於使用疫苗治療的患者沒有幾位,我瞬間就回復了記憶。
▼這是游先生將近兩年前,一開始治療前的病灶。病毒疣滿佈右腳底和腳趾,而且互相融合成一大塊,角質也變得又厚又硬。這是我當皮膚科醫師以來,看過最嚴重的腳底病毒疣。
「他爸爸在外面停車,要不要請他進來?」游太太問道。
「好啊好啊,我來看看他現在恢復的情況。」我很疑惑,以當時的嚴重程度,真的可以完全好嗎? 不一會兒,游先生走進診間。我看了他的腳底,瞬間我驚訝到說不出話來。
▼這是游先生治療前、後的比對圖。
「請問後來您是用什麼方法治療好的呢?」我好奇地問游先生。
「後來有斷斷續續吃了一點中藥調身體,而且開始減肥,戒煙,戒酒,生活作息也變得比較規律。有一天,腳底突然發紅、發癢,然後開始變黑,大概兩、三個星期後,整個就好了。」游先生描述了他的痊癒過程。
「原來如此。這代表您的免疫力終於被激發出來,將這些頑固的病毒疣,通通給殺光啦!」我回答道。
這時,我才注意到,游先生的身材比我上次看到他時,瘦了一大圈,而這也讓我有了一些省思。我將一些心得,以民眾衛教的角度,整理於下。
病毒疣很容易傳染
人類乳突病毒在離開皮膚後,還會存活一小段時間 (目前尚無確切數據這個時間有多久),而這段時間也就特別容易傳染給其他人。 游泳池、安親班、舞蹈教室、武館等,凡是需要脫鞋赤腳的公共場所,都有較高的機會,踩到別人皮膚掉在地上的病毒,而被感染。 而電梯按鈕,水龍頭、麻將等,則是手傳染病毒疣的常見途徑。
▼手指上的病毒疣。
如本案例,爸爸和小孩,先後都在腳底有病毒疣,家庭成員間互相傳染的可能性就非常高。也因此,有足底病毒疣的患者,建議在家裡都能穿自己的拖鞋,不要與他人共用,甚至赤腳,以免互相傳染。
病毒疣的發生,除了全身免疫力,局部因素也有關係
本案例中,雖然患者的右腳,病毒疣那麼嚴重,但這麼多年來,左腳竟然完全沒被感染到,也是很令人驚訝,筆者也找不到合理的解釋。
免疫功能低下者,如癌症患者,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者,HIV患者等,得到病毒疣的機會比較高,也比較嚴重。
不少病毒疣患者都會問醫生,自己是不是免疫力降低,才會得病?事實上,門診中大多數的患者,身體免疫功能都是正常的。但有些局部的因素,如手汗、腳汗,會讓皮膚角質層較為鬆軟,病毒就容易入侵。小朋友的皮膚因為較大人嬌嫩,又整天在學校的群體生活,感染的機率會上升。
而工作型態也會影響得到感染的機率。像游泳池的救生員,整天赤腳走在人來人往的池畔,得到的機會自然也會提高。腳底按摩的師傅,每天手接觸那麼多的客人,當然也會增加感染率。
▼足底疣 (蹠疣)。 (非本文章的案例)
病毒疣常潛伏在看似正常的皮膚,造成治療不完全
如下圖,我們可以看到,游先生的病灶經過免疫反應而康復後,有留下一些色素沉澱,這些色素沉澱未來慢慢會淡掉。然後,有些色素沉澱的地方 (箭頭處),在治療前看起來像是正常的皮膚,沒有任何病灶。
這代表,病毒感染皮膚的範圍,其實比你眼睛看到的還廣。有些皮膚其實已經被感染了,可是看不出來。而這也解釋了兩件事:
一、病毒疣常常從原處復發。因為病毒侵犯的面積,比你看到的還大。而以手術、電燒或雷射來說,都是切掉或燒掉看得到的病灶,不會去處理看似正常的皮膚,結果病灶常常就從原治療好的病灶邊緣又長出來。這也是為什麼,醫師在進行液態氮冷凍治療時,噴的範圍要比看到的病灶再大一些。
二、病毒疣常常一個地方好了,又從其他地方長出來。因為我們看不到它,自然就不會去治療那個位置,但事實上那個位置可能已經被感染了,只是臨床上還看不出來而已。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患者常說,明明已經治療好了,怎麼還會傳染到別的地方,因為早在治療好前,病毒就已傳到「別的地方」了。
▼長在脖子的病毒疣,沒注意看會以為只是個小肉芽。(非本文案例)
病毒疣的治療方法很多,但沒有一種是完美、保証有效的
病毒疣的治療,主要分成兩個部分。一個是破壞性的療法,也就是使用武器和病毒正面對決,適合病灶較少者。另一個則是免疫療法,也就是迂迴戰術,利用增強自身免疫力的方式,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去殺死住在皮膚裡的病毒,適合病灶多,面積大,或是臉上不想留下色素沉澱者。
液態氮冷凍療法是健保給付,也是最方便,最常用的治療方式,適合小面積,數量少的病灶。
▼手掌的病毒疣。(非本文案例)
比較大面積者,可以考慮以手術、電燒或汽化型雷射的方式,將其除去,或是將面積先縮小,再配合其他療法,提高治療率。
至於像本例這樣,面積超大,皮膚變得很厚,而且病灶之間已相互聯結者,很難用破壞性的方法去除,而且破壞後傷口有可能無法癒合,免疫療法是首選。
筆者幫本案例進行過的方法,就包括液態氮冷凍療法,外用水楊酸,樂得美 (Aldara) ,酚瑞淨 (Veregen) ,口服 cimetidine,口服 Decaris (levamisole) ,連磨蒜頭塗抹的方法都試過,也有請患者多吃薏仁,提高免疫力。最後一次則是進行三合一疫苗 (MMR;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) 的病灶內注射,連續注射了四次,但仍反應不好。
後來,病人開始減肥、戒煙、戒酒 (並非為了治療病毒疣),兩、三個月後,病灶有一天突然起了變化,開始變黑、發癢,短短兩個多星期,病灶已消失了近九成,如下圖。(這一組照片是患者自己在家拍攝)
其他文獻上報告過的治療方法,多達數十種。而會不斷發明新方法,也表示說,之前的方法仍不夠完美。有的是治癒率太低,有的是太痛,恢復期太長,藥品取得不易或太貴,而有的則是復發率高。
近幾年開始流行在病灶內打不同的疫苗,像上面提到的三合一疫苗 (MMR;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),還有卡介苗 (BCG) 或 tuberculin,子宮頸癌疫苗等,都是企圖誘發免疫反應。
而這些療法中,很多都是自費,健保不給付的。無奈的是,每每談到自費的藥,有些患者就會很直覺地排斥,覺得醫師幹嘛不用健保的藥就好,為什麼要建議自費的藥。事實上,台灣健保有給付的病毒疣療法,非常有限,且多是破壞性療法,很難應付數量很多的病灶。面對較困難的病例,常常需要更多的武器,來對抗頑固的人類乳突病毒。
▼手背的病毒疣。(非本文案例)
治療病毒疣,需要耐心及自我調理
本案例中,患者歷經筆者多種療法的嘗試都無效,最後在減肥,戒煙,戒酒,生活作息正常,並輔以一些中藥調理身體後,很快就將病灶清除乾淨。我們當然無法因此就斷定,是這些調整,讓病毒疣痊癒。但是,至少可以給我們一個經驗,除了醫師方面使用各種藥物來激發免疫力物外,患者方面的自我保養調理,可能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,否則常常事倍功半。
更重要的是,這些煙、酒、肥胖的調整,都是免費的,而且還對心血管及其他許多身體健康問題有幫助,何樂而不為呢? 根據成大謝奇璋教授團隊的研究,肥胖者的免疫力較正常人為低,若有病毒入侵,身體可能會無法產生抵抗力。另外,肥胖者對某些疫苗的反應也會較差。
雖然謝教授的研究,並不是針對病毒疣,但我們同樣可以思考,本案例是否因為本身肥胖,又常熬夜,而導致這麼多種治療方法都失敗,免疫力一直無法被激發出。
▼手指上的病毒疣。(非本文案例)
有些研究指出,其實有些病毒疣,即使不治療,也有機會在一、兩年後,自己好起來。這証明了,只要免疫力能被激發出來,即使非常嚴重,都可能有好起來的一天。對於被反覆發作的病毒疣所苦的患者來說,不要太過灰心。
當然,站在公共衛生的立場,筆者還是建議,病毒疣還是要及早治療,以免在自己好起來之前,就先傳染給更多人了。 所以,本案例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,唯有醫病雙方的共同合作,才能讓治療的效果發揮到最大。
筆者將此案例貼在臉書,沒想到引起廣大的迴響,全世界被報告過的治療方法,甚至是醫師個人的秘技偏方,通通出籠了,大家可以看一看,應該會有不少收穫哦。
參考資料
- 肥胖影響免疫力 易受病毒感染
- Treatment of recalcitrant warts with intralesional measles, mumps, and rubella vaccine: a promising approach. Int J Dermatol. 2015 Jun;54(6):667-71. (MMR)
- Immunotherapy in viral warts with intradermal Bacillus Calmette-Guerin vaccine versus intradermal tuberculin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: A double-blind,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in a tertiary care center in Eastern India.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. 2017 May-Jun;83(3):411. (BCG, tuberulin)
- Clearance of recalcitrant warts in a patient with idiopathic immune deficiency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the quadrivalent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. Clin Exp Dermatol. 2017 Apr;42(3):306-308. (HPV vaccine)
延伸閱讀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