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診來了一位四十多歲的婦人,抱怨身上奇癢無比,起起伏伏,已經治療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消失。我仔細審視她全身皮膚出現大小不一,形狀不規則,如蚊子咬般的腫起,是典型的蕁麻疹症狀。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與慢性,在藥物治療停止後,很快又會發作,如此連續反覆發作超過六週以上就定義為慢性蕁麻疹。它通常會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嚴重影響。

  慢性蕁麻疹有些找得到原因,例如胃潰瘍或甲狀腺異常等,而有的則不易找到;阿斯匹林和其它非類固醇性止痛藥宜盡量避免,因為這些藥物可能使近三成的患者惡化。它的分類,大致上可分為自發性、物理性及其它三大類

  有一些系統性疾病需要與慢性蕁麻疹做鑑別診斷,例如:結締組織疾病、蕁麻疹血管炎、血液性疾病及自體發炎症候群(Autoinflammatory Syndrome)等,所以詳細的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至為重要。

  在所有慢性蕁麻疹病患中,呈現自體血清注射試驗(ASST)陽性反應者有四至六成。而有些學者認為,應在所有對抗組織胺治療無效的患者身上做ASST,它約有七成的敏感度及八成的特異性。對於ASST陽性的患者可考慮使用「減敏療法」。

  臨床上有些國內外醫療院所已採行此療法一段時間,應是可以改善患者生活品質的一道曙光。方式為自手臂取靜脈血(第一週2.5 CC)約3到5 CC,每週一次直接注射到臀部肌肉,連續八週後,根據研究,可引發身體產生免疫耐受性,有效率超過五成可獲改善,進而降低對過敏原的反應;如此治療後,有些患者可完全停藥,有的可減少藥物使用,但也有人並無反應。

  此療法需由患者自費進行,而目前健保並不給付。其可能副作用有局部瘀青或感染,而禁忌症則包括:哺乳、懷孕、甲狀腺異常、血液腫瘤疾病、免疫風濕性疾病、正在接受全身性類固醇或抗凝血藥物治療者。

  慢性蕁麻疹其它較新的實驗性療法有: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,抗 IgE單株抗體omalizumab,或血液透析等。而治療方式主要為口服抗組織胺、短期類固醇、dapsone、colchicine、hydroxychloroquine、leukotriene受體拮抗劑、sulfasalazine、MTX,光照療法,或甚至免疫調節劑包括:azathioprine、cyclosporine和mycophenolate mofetil等,及外用止癢藥膏,但有些藥長期使用要小心追蹤其副作用。

作者:高雄市林政賢皮膚科診所院長  王眾舉醫師
出處:http://www.dr-skin.com.tw

[照片] 蕁麻疹臨床照片

[文章] 淺談「慢性蕁麻疹」新療法

高雄林政賢皮膚科診所,淨膚雷射,飛梭雷射,玻尿酸,微晶瓷,微整形,雷射永久除毛,肉毒桿菌,醫學美容,除斑,瘦國字臉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政賢皮膚科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